21年前,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甲方乙方》上映,片尾最后一句台词属于葛优: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经历的越多,越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厚重。
如今,2018年也蹒跚着走到了最后一个月。作为一个钓鱼人,驻足回看,显然并不厚重。我可以很欢快地说:2018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她。
2018年在好钓鱼平台厮混了一年。每天签到、点赞、看帖、回帖、发帖。28个主贴,其中18个精华帖,先后参与了开杆咯、爆护季、暑钓乐、国庆话渔事、打卡等各类活动,虽然并不高产,自认文笔也只是差强人意,但每一篇几乎都是认认真真地写,也基本涵盖了这一年来自己的主要钓鱼历程。现在回首看看,在平台上学到了很多钓鱼知识,认识了不少钓友,收获颇丰。
上次已经对全年的鱼货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那么今天就换一个角度再对2018的垂钓历程来总结报告,与各位钓友共勉。?
每次出钓后备箱都塞满。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钓鱼的第一步是要有鱼竿。这几年不断买买买,不知不觉已经积累了好多鱼竿,从3.6-6.3的全尺寸台钓竿,再加一根12米的长杆。其实最常用的还是3米6和4米5两个尺寸的台钓竿,一般是夏天、小河用短杆,天冷、河宽用长杆,12米长杆因为没有麒麟臂,更多的是当作打窝杆来使用。
鱼竿之后是鱼线。因为基本都是野钓,上海也没有水库,只有河流,主线的线组都在1.0—3.0之间,天气越冷线组越小,反之则用粗。冬天偶尔会用七星漂的通线配朝天钩。
现在来说说台钓子线和鱼钩。子线尺寸都是搭配主线的尺寸使用,一般不超过主线尺寸的一半。比如主线2.0#,那么子线就使用1#、0.8#,线组尺寸随着气温下降而减小。鱼钩每个钓鱼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我常用的是海夕、金袖、伊势尼等品牌,钓鲤鱼一般用4、5#,钓鲫鱼用3、4#,鱼钩尺寸同样伴随气温下降而减小,便于适口。比如现在冬季,我通常用3#袖钩配0.4的子线,主钓鲫鱼。
自制窝料,原料包括小麦、玉米碎、小米等,五谷杂粮其实都可以作为窝料,用白酒+牛b鲫等泡制。每个钓鱼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配方,这里就不展开了,有机会单独开一帖。
现在来说说台钓比较重要的饵料。主流的饵料味型主要分腥和香两种,细分有大腥、腥香、香腥、奶香、谷香等多种。用饵的主要原则大家都知道,夏钓香、冬钓腥,同时根据水深、目标鱼等具体情况来确定拉饵或者搓饵做钓。当然,钓无定式,饵料配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一款饵料能打遍天下,主要还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和经验来对饵料进行调整。
我先后在平台上买过几款江湖猎人的饵料,用下来感觉对垂钓鲫鱼效果还是很好的,在这里也推荐一下下。?
最后说说鱼漂。鱼漂就是钓鱼人的眼睛,重要性不言而喻。钓鱼人通常很看中的调几钓几,也就是围绕鱼漂来做文章。市面上鱼漂种类、材质都是五花八门,价格也天差地别。因为喜欢野钓,主要是钓鲫鱼和鲤鱼,也没啥钓水库深水的机会,我一般都习惯使用巴尔杉木和纳米材质的枣核型鱼漂,综合性能比较平均,吃铅一般在1.0-3.0克,价格多在20-50元之间。对于大部分不参加竞技比赛的钓友来说,鱼漂不用买太贵的产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建议在购买之前多看多咨询,根据自己经常垂钓的水情、目标鱼来针对性地购买,不要盲目出手。
翻开2018年的相册,和钓鱼相关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看着一张张熟悉的图片,想想我这个垂钓患者还真是名副其实。钓鱼人其实很简单,拿着鱼竿往水边一坐,整个人就纯净下来,所有的烦恼与不快乐都忘诸脑后,远离喧嚣的感觉真的很美好;同时,钓鱼人又很不简单,从钩、饵、线、杆到天气、钓位,处处都有学问,处处都有讲究,想要钓好鱼似乎真的很复杂。
大概这样简单又复杂的矛盾之间,才是真正吸引我们钓鱼人的内心,并且甘愿风里雨里都坚守的信念之所在。
最后放一张今年钓的红鲤鱼,祝各位钓友明年继续大鲫大鲤常爆护,好钓鱼平台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是的,2018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