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路亚搏鱼为什么会断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不论是以任何一种垂钓方式所持的钓竿,在大鱼着钩后的搏鱼、控鱼过程里,要是搞不清楚鱼的拉力方向与钓竿柄夹角的关系,很可能就会以断竿收场。
虽然发生断竿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很多情况是出在钓者自己的执竿方式不当,钓竿往往只不过是帮断竿钓者当了回代罪羔羊。如果所断掉的鱼竿是国产的话,可能就会有很多话要讲,甚至还会怪罪是品质的问题,假如搞断的是进口竿就可能默不出声了。

对经验丰富的钓手来说,在扬竿作合的瞬间就可以确定对象鱼是否着钩,并在这刹那估计出鱼的个头和对抗的能力,同时为搏鱼、控鱼或直接起鱼做好应对的准备。

不论遇上鱼多么顽强的对抗,或激烈的挣扎,重点都是要能够做到让自己所持的钓竿如何在这过程中发挥出钓竿的最大钓力值。完善的搏鱼方式是利用钓竿与拉力方向呈90°角,在控鱼、起鱼时充分利用竿腰的力化解鱼的力道和突如其来的窜动。

我们经常可以在垂钓视频上看到拟饵钓手夸张的扬竿动作,可能是钓手在扬竿的时候刚好和鱼之间有段距离,所以他就得将钓竿的竿身垂直向上高举过头。

借以争取钓竿在这节骨眼上发挥出它最大移动加速距离的作用,将着钩后的大鱼引拔出障碍区,或是强扭改变鱼儿挣扎游窜的拉力方向使其就范,顺利拉近水面然后才将持竿的位置往下移动,让身体和钓竿之间做个大约是30°的夹角,接下来就是准备起鱼的轻松执竿姿势。

在整个过程里,竿身和鱼的拉力方向几乎都是90°角,其目的就是要把钓竿的最大弹性和反发力毫无保留地发挥出来。钓手身体随着接近水面的鱼越拉越近而逐渐向前倾,执竿的位置也跟着由高往下,但竿柄方向和拉力方向依然是维持90°的夹角。

当鱼快要接近船边水面,钓手的身体会更加地向前倾斜,或者是以躬身膝盖微曲的姿势,钓竿握柄的方向几乎是和水面平行,突然间身体、膝盖打直将钓竿向上扬起,很多情况还需要将身体向后仰若干的角度,瞬间大鱼就被引拔出水面到甲板上。

若是纯粹以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断竿的原因,无非是:当竿身受力运动所承受的钓力值超过负荷而折断,那横断面应该就会是在握柄上方;如果不是在这里折断而是在其它的位置,最大的可能就是竿壁的厚度不均匀(实际上钓竿折断的位置几乎都不是在手握柄上方)。

在断竿的时候不妨检视一下竿壁是否有厚薄不均的情况,否则那就是自己不当的用竿方式所致,或者是先前竿身受到过压挤碰撞之类的意外损伤,以及竿身材料已经是在严重的疲乏状态。

这些都能在折断处的横断面寻找出问题。总的来说,造成断竿的原因除了质量方面的问题之外,很多情况仍是归咎于钓友自己身上。

为什么要将竿柄方向和拉力方向尽量维持在90°角?因为竿腰的韧性和弹力都要比竿先大很多,是充分利用钓竿最大的弹性和反发力来替代人力搏鱼。

在将鱼拉近岸边或船边的时候,将持竿的位置降低欺身向前,依然是要将竿柄方向和拉力方向尽量维持在90°角,这都是在避免竿身呈现倒J字型的状态使得在竿壁产生出锐角将鱼竿挤压断裂,况且竿先部位也比较缺乏承受外力突如其来的韧度,所以软竿能够以细线搏大鱼的道理也在这里。

以弹性反应慢速的软竿中鱼的瞬间,竿先部位就会很明显地顺着鱼拉力的方向弯曲,很自然就形成手握柄方向和拉力方向出现90°角,或是很容易就灵活调整出这样的搏鱼角度。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