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台钓的“现场和饵”道理何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为什么大多数鱼饵非要在现场“和”呢?

  有“专家”对我解释说;这样一是新鲜、二是为了保持饵料的物理性能、三是用当场的水,“不容易引起”鱼的警惕。尤其是第二条:一般要求“和”的量,最好在两个钟头内用完,千万别想“一次性革命成功”——搞了个几大包,揉它个几大坨:这次用不完留到下次。

  对于第一第二条理由我有实践体会:拿我喜欢用的“918”说,我发现搓好的饵料时间太长——尤其是您这次没用完舍不得放在冰箱里下次再用的话,您一定会发现它们已经出水,变的特别沾粘:不但不香,而且粘手不易雾化!

  我想起我们北方人过年包饺子,“和”面的时候,要让面有个“醒”的过程。没“醒过”的面是不能“擀皮”的:因为它的“韧性”不行——容易断裂!

现场和饵



  商品饵料的主要是面粉;是以小麦粉和玉米粉为主的;而面粉在反复揉搓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面筋,增加面的韧性;这恰好是我们台钓希望鱼饵下水快速雾化的大忌!

  我想起我们老网上一个朋友的告戒:“没事拿开您的臭手”!意思说您没事或者不是想“钓钝”的话,别老是用您的左手(左撇子是用右手)来回使劲捏鱼饵!当时我看了就想笑:但回头想想,他说的真有道理。

  来回使劲地揉搓饵料的最后的结果:饵料颗粒间的空隙减小、密度增大、面筋增多,部分水分子外逸,饵料变得粘手而且不易雾化。



  根据季节、天气、鱼口的情况不同,使用饵料的软硬、饵料雾化的快慢是一种战术的灵活——就和调漂钓“灵”和钓“饨”一样。但饵料的调制是带有“不可逆转性”:想它结实不易雾化钓钝您就死劲地“揉呀揉”!但您想它们回到原来的状态就不可能:——除非您“从头来”!

  因此,台钓“和”饵的时候,一定不能太多;不能太死劲;尤其是在钓的过程中:得“把您的臭手(尤其是那个老是夹着烟的臭手)拿开!”

  但有一个事儿我不明白:就是那个非得用“当地的水和饵”的道理。是不是用了别的什么水甚至是干净的蒸馏水“和饵”那鱼也警惕了呢?

  就是不明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扶夏桑梓 2016-6-27 18:01:01
沙发
 不敢苟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