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下了一场大暴雨,河里的水位应该涨起来了,下午抽个时间去转一转过过瘾。到了河边水果然涨了不少,原来趴在河床上的地笼全看不见了。河水混浊走水较严重,看来入海口闸门全开了。
这是下雨前的
这是下雨后的
原来的钓点没法钓了,一是走水严重,浮漂根本就站不住。二是上游不时有大量的水草随着水流下来,极易缠绕主线。三是通到河边的是一条土路,胶泥易粘鞋,42码的鞋子一趟走下来最少变成50码的,体重绝对能增加十几二十斤。
这次就在这个铁桥上钓,这里远离河道,是与流水搏斗的鱼儿歇息的最佳场所。
底窝料打入,调漂,水够深的,4.5米的齐杆线风线只剩下不到一米。以前的钓点水深最多七八十公分,本来半水露出四目的浮漂现在只有漂尖和水面齐平,剪铅皮重新调到四目。
准备工作结束,挂上红虫开始垂钓。水较深浮漂站立后到下沉到位的速度明显比浅水慢了很多.浮漂连续点动,提竿中鱼了,开杆鱼上来了。
浮漂缓慢下沉一目,拎竿目标鱼出现了,虽然不大可毕竟还是想要的鱼种。
接下来鳑鲏,鲫鱼轮番上阵,别看鱼不大因为水深,鱼出水前挣扎的劲道可不小。加上鱼竿比较软,一两的鱼能溜出半斤的感觉。
各种双飞,水深钩小有多次拎竿时感觉有份量到半水时突然变轻,猜测中途可能有鱼脱钩,双飞变成了单飞,也不知我猜测的对不对。
这鲫鱼够野宁死不屈,中钩后就拼命挣扎,到岸上时就脱钩了,抓到手一看整个上嘴唇全掉了。
浮漂缓慢上浮或下沉一目,拎竿中的必是鲫鱼没有别的鱼种。前几次垂钓杂鱼太多漂像太乱,鲫鱼都快不会钓了,这次总算又找回了钓鲫鱼的感觉。
最后的鱼获,这个地方的鲫鱼吃饵和以前钓的地点有所不同,红虫上钩率明显不如蚯蚓,是否正确还待下次验证。
最后来个屏保镇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