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久违了,来自全国的钓友看官,很感谢你们的支持和评论!工作忙,未能及时回复,请见谅!
今天再发文章,讲解新功能和使用方法,希望您们喜欢阅读和继续支持!
传统八卦轮是非常简单的,一个轴心,几片页片,圈一圈钢丝连接固定页片,就成一个轮子,一段钢轴穿过轴心,就起到收衲鱼线作用。使用时,用手指拨动页轮,就能收线、放线,中鱼时需用手指大力捏紧轴心刹车,靠手指皮肤与轴心产生摩擦力而阻障页轮转动,如大鱼发力过猛,为防断线需缓慢放线,手指头就会因摩擦发热,几个回合下来,手指就会烧伤起泡了。改良后,用扣机控制棘轮转动,从此手指就解放了,只要握紧手柄就可以了。而手拧轴心和页轮轴心是分离的,多片橡胶、塑料片连接,靠罗母压迫产生摩擦力,大小可以调校。现市场上也有带泄力功能的,但结构不够紧密,泄力不平稳,还须手指用力挰紧轴心,调节罗母在手指那边,旋紧方向也是反向的,很容易松脱,就会出现泄力时大时小,或锁死或松脱现象。而这种棘轮加双轴心设计就不有这情况,双轴心各自有轴承保持平稳转动,多片泄力片有足够的摩擦力和摩擦面,调节罗母在外面,不会阻障手指操作,能保持平稳持久的摩擦阻力。
传统八卦轮是没有轴承的,转动并不顺滑,到了九十年代才出现轴心装轴承设计,也只是增加了顺滑度,一段钢棒穿过轴心起到固定作用。而这款设计,主轴是开放性的,一端焊接在底座上,另一端开有罗牙,主轴内端装入胶圈、垫片,套入轴承,轴心,外面再加装一平面轴承,由罗母固定。轴心转动的间隙由罗母设定,压迫轴心到垫片,胶圈产生轻微摩擦力,起到调节转动速度作用,防止转动过快而鱼线“炒粉。”
这是基本结构原理,但结合使用方法就奇妙无穷。
首先,收、放线自如,打开扣机,页轮自由转动,内装四个轴承足够顺滑无阻,用3克铅重量能带动页轮转动。配合手柄使用能固定安放在钓桶支架上,实现自动放线,调节罗母控制速度,可作缓降钓法使用。
收、放线单手操作,母指拨动能加快放线,往后拨又能收线,来来回回收放线可加大搜索范围,也能提高挑逗诱鱼的作用。也可作为溪流钓法、放流钓法的技巧运1用。在收线时也可关上扣机,一段一段地往回收,当有鱼突然吃口也不会出现“飞车”现象,因棘轮只能收不能放。就算忘了关扣机也无防,在紧握手柄的同时,食指又刚好把扣机关上,在手柄的第一突起,又能防止误拨,习惯后,食指摆放位置改变一下,就能轻松控制扣机的开、关了。中了条小鱼三、五两的,用单手母指拨动轴心,就可把线收回来。而现代筏钓轮是没有这功能的,因收线是要双手操作,摇动摇把才能收线,再放线又要打开另一个开关,很麻烦废时。特别是回鱼上岸解钩时,收线太多会顶铅,竿稍弯曲太过会折断,留线太长又不好抓鱼,忙乱中很易出错,而八卦轮就不会有这些麻烦的小事。
在静水中作钓时,钓底层鱼类,铅坠到底叫作“钓钝”或“滑铅钓法”,子线钩饵贴地,鱼咬钩后游动,带动子线、铅坠,竿稍弯曲,出现信号,提竿中鱼。但鱼咬钩过程或咬钩后不游动,是出不了信号的,这时要收一点线,令铅坠离地,叫作“调灵敏”。至于有多灵敏是没有准确数据,全靠经验和靠估计,而这八卦轮则可调出各种灵敏状态,准确无误。
先在排上试一下,3克铅,子线10厘米,到底绷紧主线,竿稍伸直,关上扣机,一格一格地收线
收到四格时,竿稍弯曲,铅坠轻触地
再收三格,铅坠离地,上钩触地
再收一格,上钩离地,下钩轻触地
记住格数,棘轮每走一格大约收线3厘米,把这线组放入水中,到底收紧主线,不用看,不用估,听棘轮的“啲嘚”声都能知道钩饵的灵敏状态,真实准确。这是其它鱼轮无法做到的,有些加装计数器能知道放了多少线,但调节起来不方便,收线要摇把,摇把有速比,摇少少己收一大段线,是难以准确做出灵敏的调节的,而加装个计数器又要两、三百大元。
这种钓法名为“定点钓法”或“灵敏调钓法”,用作钓轻口鱼有很好效果,在冬天鱼儿轻口时,或钓鲴鱼、鲮鱼等刨食类鱼时,鱼钩需要钩尖向上的“朝天钩”钩法才可以轻松钓获它。
还有一种叫“定层钓法”,在钓半水层鱼类,例如鲢鳙,打窝作钓都要找到合适的水层,比如,找到鱼大约在三米深位置。放线到三米时,用解钩器的小勾,勾住鱼线,绕过页轮上两个“V”型弹簧
两个都绕,双保险
绕好后,把线收回来,挂好饵,再放入水里,自动放线,当放到三米时,鱼线会被弹簧卡住,不再放线,关好扣机等待鱼咬口,饵料化掉后收线,挂饵,放线……这样每次放线,都放在同一水层位置上,才能更好引诱鱼儿吸吃饵料,熟识钓鲢鳙的钓友都知道水层位置是有多重要。“咦”弯弓,提竿,中鱼,不要怕鱼丝被卡死,过大的拉力鱼丝会把弹簧拉变形,鱼丝就会滑脱出来,不会卡死的。大鱼还在发力,也不怕,页轮是有泄力的,缓慢出线,慢慢消耗鱼儿的体力,溜得差不多了,才收线回来。装了小摇把的页轮也好操作了,不象传统轮要把手指插入页片间搞动,挰住小摇把慢慢享受弓鱼的乐趣吧!
中国钓鱼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心,讲求的是技巧方法,用四两之力拨动千斤,每种不同鱼种都有不同方法作钓,古人发明八卦轮正是迎合多变的钓法发挥,适合各种不同情况使用。
在静水时,上、中、下层都有不同手法,上层可漂浮钓法,中层可定层钓法,可缓降搜索钓法,可收放提竿挑逗法,底层有定点钓法,有钓钝的滑铅钩法,也可变成滑漂钓法;在流水中也有溪流钓法和放流钓法等,装在溪流竿使用,在岸边作钓才是真的“岸筏”,钓远钓近都不受限制……在近海也能发挥优秀的适应能力,遥遥晃晃的船钓法,蚝排边的蚝壳钓法更是独一无二,而且八卦轮不怕海水,拧开几个罗母就可清洗,不用工具又能装回去,简单方便。而筏钓轮就不行了,海水一泡,没几次就积聚盐分玩完了。
现常说的“筏钓”,其实只是中国传统技术当中的一种,装了个筏轮便改变了叫法,所畏“岸筏”“海筏”“桥筏”更是“瞎搞”,筏轮根本无法适应多变的要求,发挥不了技法的运用。只有八卦轮这看似简单的工具,才能配合到各种钓竿来使用。
近年筏钓轮也作了很多改变,增加了很多功能,磁力缓降,计数器,自动搜鱼等,其实只能适应在鱼排上使用,须有个静止的平台基础上,垂钓半水鱼类才能显出优势。然而,却失去了垂钓的意义,全靠现代科技来支撑,全无个人技术技能可言。好比中国功夫,讲求强身健体,修心养性,增强自身能力,增强乐观信心,为应对人生的各类磨砺挑战而准备;而外国人健身是为比美,为争斗,为击败对手,就好比如用枪把对手直接击倒来得简单,无须任何技术。
中国土地辽阔,各种地形地貌都有,江河湖泊众多,鱼类品种多样,就需要用各种不同方法来实现作钓。不要迎合别人的宣传,胡乱安上个名堂,埋没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丢弃了古人流传了千年的技术。
今天文章写得比较长,也很啰嗦,无耐读得书少,写作不是专长,请见谅!
现在回答下前两期的回题:如何改用其它钓竿使用?
找到适合的溪流竿或普通手竿,不要手把节,要第二节,管口大小不合适没问题,买一段20厘米的玻纤棒(某宝上能找到),将两端磨成合适的大小就可以了。有车床加工更好,没有,用手电钻夹着用砂纸打磨也可,最好加水磨,玻纤碎末吸入身体不好。磨到一端插入手柄套管,一端插入鱼竿第二节
绑上导环便成了溪流竿,路亚竿也一样,大小差不多时,直接打磨适合口径,差太远也可加装一段玻纤棒连接,路亚竿也可直接装个八卦轮使用,便可变成滑漂竿
什么竿都可用这方法改变下使用,怎么改怎么玩都很方便更换,没有特制支架叉,也很简单,在普通胶桶拧个罗丝也可固定摆放鱼竿手柄
多年来鱼竿摆放的难题,一颗罗丝就解决了,无须买什么支架,什么钓台的,本来钓鱼是很简单的事,当然也有爱搞复杂的
这是位土豪钓友拿来的刺猥紫檀木料,这个尺寸材料可以做十条手串了,加工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全紫檀木,手工制作,没有上一滴油漆,纯天然色彩和光泽!
在这非常感谢全国的钓友看官,能耐心阅读,文章写得不好,有不足,错漏的地方,请多多包函!欢迎指证和评论!
祝各位每次出钓,天天爆护,天天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