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昨天连续大弯弓五次,爆了一支川岛王450鱼竿。
但是扫帚竹竿改造的1.6米两节并继竿的防拽脱竿节现场实测,却是非常成功的遛了25斤-27斤重的大鲤鱼30分钟左右,没有出现竿节被大鱼拉跑或断梢爆竿情况。
这也意味着熊在并继竿半成品上,加装的防拽脱竿节系统初步测试成功,接下来就开始用这种设计制作竹并继长竿。
当前的鱼竿测试多数是静态力矩系统测试,比如说:1线钩一头系在铁柱上,测试人使劲拉线,直到拽断线为止。
2根据鱼竿最大钓重钓可乐饮料1-5个,或者是钓“煤气罐”真假不是本文强调的重点就是单纯举例。
3两个人测试一边一个。
4钓重机等机械测试
这些都是静态力矩测试系统,因为没有加入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变量,这样的测试基本上是新手拿竿子,到河边钓鱼就会出现爆竿问题。
熊采取的是动态力矩测试系统,说通俗一点就是拿半成品并继竿去河边钓大鱼测试。
因为这里有各种可控和不可控变量,和鱼竿钓重混合成多种变量,这种测钓重的结果更准确一些。
因为静态力矩测试不会有正反同时走水,急浪大风,大鱼叠加冲击力这些不可控变量出现。也不会有河底凸凹不平石块水草众多,前后都有大树或灌木丛这些可控变量出现。
这里还没有算上流体的水下运动速度,以及第二热力学熵增熵减对鱼竿材质的影响。
例如:1玻璃钢材质鱼竿在东北极寒地带垂钓,材质会不会出现变脆现象导致爆竿现象发生,这个问题无论是中国钓鱼协会的会刊,还是鱼竿生产商,鱼具设计师都找不出关联的论文,国外也没有类似论文,因为熊百度过关联内容。
2碳素或玻璃钢材质鱼竿在极端炎热地区会不会出现材质软化现象发生,产生爆竿或竿具爆裂而不断问题,这个问题关联答案国内外也都找不到。
3并继竿或并继竹竿在最大加权变量情况下,会不会出现竿节爆裂或者是竿节被鱼拽出去的情况发生。
已有的国内外大师视频和鱼竿设计师视频、钓鱼高手视频都没有解释明白,因为这些并继竿垂钓视频,钓的鱼获没有超过2斤的野生鱼,看不出来这些各类材质的并继竿钓重究竟有大。
4已有的动态力矩测试系统,没有进行最大加权测试,你怎么就敢说并继竿节被鱼拉出去是谣传呢??
你钓鱼塘和钓野河,以及你钓可乐瓶得出来的结果能一致吗?肯定不一致。
熊昨天用1.6米泪痕半成品并继竹短竿在沈阳南运河,进行一场最大加权实测。
现在向各地老师汇报过程,第一次写技术贴存在写作可能不太成熟,或者是专业术语过多弊端,请各位老师谅解。
线组:美人鱼2.5号方便线组2米线,9号伊势尼双钩。
饵料:九元公司皮筋红虫颗粒,熟玉米粒。
鱼竿:有防大鱼拽脱设计的自制两节1.6米,扫帚竹竿并继短竿。
浮漂:是处理的一般泡沫漂
钓点:南运河青年公园。
钓位环境描述:岸坝宽不足两米长约20米,两侧各有一颗老树,实际遛鱼空间是1.8乘8米无障碍空地。
岸坝后侧是矮墙高约1米,踩着左侧树干可以爬上去。上面是一棵12米高小榆树,数棵灌木,一棵大树。
剩下的看图,就明白环境如何。
水情:喇叭口河道,南侧窄进水时急流,北侧宽有河道下深坑。南岸下石块多水深70公分,是深浅交界处。
【昨天的水情是:水比较浑浊,正反向同时走水,在捞草泡沫浮块深浅交界处,形成湍流漩涡,水情比较复杂。】
熊把川岛王线组抛放进水中后放在两米外的地方,水流把漂冲到离拦草网前1米处停住。
为了防止起竿缠线,熊把泪痕并继小竿挂上两米美人鱼线手持做中上层逗钓。
不久一个直径约1.8米左右的涟漪出现在深浅交界处,熊提竿发现9号伊势尼双钩刺中大鱼,鱼在深水一侧,熊在浅水一侧。
这支1.6米的小并继竿梢弯弓,因为竿子短线长,熊直接把竿子立在地上顶过大鱼的10分钟打桩期。
而后这条25斤-27斤大鱼发力挣扎,熊右手拿起小竿画八字遛鱼,左侧口袋的手机就无法掏出来拍照。
因这竿有防大鱼拽脱竿节设计,竿节没有被大鱼拽出去,只剩下是否爆竿的问题了。
但约20分钟后大鱼拉断一只9号伊势尼钩脱离战场,熊的小并继只剩下一钩和一条无钩的子线。
接下来熊重新给单钩小并继挂上玉米和红虫颗粒下水,此时放在地上的川岛王传来磨地拉动的声音。
熊放下小竿急步过去提起川岛王出现大弯弓,两手都被占用无法掏手机拍摄,这是昨天贴子的内容,今天就不在重新叙述了。
动态力矩测试并继鱼竿的好处是:竿节四面受力,大鱼的冲击力是叠加的,呈逐渐衰弱状态,结果不是切线就是爆竿,这是常态谁也改变不了的不可控变量。
静态力矩测试,可乐瓶是死重量,单一方向晃动,力量是守衡不变的。
这样的测试能得出力量不守衡态下的水下流体对鱼竿冲击的真实参数吗?那么能得出鱼竿的最大加权钓重吗?
无疑是也不能,鱼中钩吃痛那种疯狂挣脱的活动力量,可不是可乐饮料任人摆布的。
昨天饵料钩型线组都一样,这样测试出的结果比较精准,遗憾的是第五次大弯弓川岛王遛鱼66分钟后爆竿。
小并继的防大鱼拽脱竿节设计测试成功,是亦喜亦悲。
1.6米泪痕并继小竿和线组,熊不清楚竹竿上的不规则沟槽怎么形成的,看起来像眼泪,所以把竿定名叫泪痕。
可喜的是遇上大鱼半成品并继小竿,没有出现爆竿。
川岛王鱼竿和捞草浮块停的地方是深浅交界处
钓位拍摄的滑冰者近景,人影就非常清晰。
东北侧冰面练习滑冰的青少年群体
通往钓位的岸坝小路杂物重多,供遛鱼的空间很小。
喇叭口河道左侧水面的拦草网
钓位和小桥岸坝情况,照片是近三天拍摄的,因为写贴最多能用九张。
钓位左侧的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