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一画开天_663a4a 2021-2-18 15:42:40 来自于:好钓鱼APP
111#
BlackBeaver 发表于 2021-02-18 15:34
渐细尾成了分析的最大障碍,我印象里看到过,渐细是为了规避漂尾下沉过程中张力的影响,但目数设计是有原则

确实有这个设计原则,粗—细的浮力应该相等,测过几支,工艺水平真达不到,也许我用的浮漂档次不够。
BlackBeaver 发表于 2021-02-18 15:34
渐细尾成了分析的最大障碍,我印象里看到过,渐细是为了规避漂尾下沉过程中张力的影响,但目数设计是有原则

职业钓手用的浮漂是不是能达到呢?如果能,那么计算公式数据取中值,结果就基本成立——钩子成立,饵稍有误差。
 楼主| 有娱则鱼 2021-2-20 13:35:54 来自于:好钓鱼APP
113#
一画开天_663a4a 发表于 2021-01-28 06:44
闲来无事,忽然发现专家们说的计算方法有点问题,咱们实际用不上。

现在野钓资源是越来越差了啊!有时候跑几十公里还不一定有个好的鱼获呢!
有娱则鱼 2021-2-20 13:37:28 来自于:好钓鱼APP
114#
一画开天_663a4a 发表于 2021-01-28 06:48
野钓实用性不大,谢谢弟兄用心阅帖!

现在野钓资源是越来越差了啊!有时候跑几十公里还不一定有个好的鱼获呢!
有娱则鱼 2021-2-20 13:40:30 来自于:好钓鱼APP
115#
一画开天_663a4a 发表于 2021-01-28 08:40
咱用不着,计算钩饵状态不准确,还得看实际。

现在野钓资源是越来越差了啊!有时候跑几十公里还不一定有个好的鱼获呢!
GraceFish 2021-2-20 14:22:00
116#
温度要起来了,准备钓鱼
一画开天_663a4a 2021-2-20 14:28:01 来自于:好钓鱼APP
117#
GraceFish 发表于 2021-02-20 14:22
温度要起来了,准备钓鱼

热了,今天19度。
 楼主| 飞鱼_2e591e 2021-3-1 08:03:21 来自于:好钓鱼APP
118#
观帖学习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